「延遲享樂」學習,有助孩子自制
人若不控制自己的心,就像沒有城牆,毀壞了的城一樣。 《聖經新譯本》〈箴言25﹕28〉
現今世代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容易成為眾人的焦點,源於父母/祖父母對「唯一」的子女/孫子女悉心照顧,或許傾向於過分遷就,導致孩子被寵壞,無法適當地培養自我控制及調控情緒的能力。學曉「延遲享樂」的精髓,可助孩子有自制。
「延遲享樂」 (Delayed Gratification)
1960年, 史丹佛大學Walter Mischel教授, 對幼童進行「延遲享樂」的實驗。硏究員選擇一群四至五歲的孩子作研究對象,安排每一位孩子獨立在一間安置了錄影設備的房間進行監察,讓他們誤以為房間只有他們獨自一人去面對枱上的第一粒棉花糖。如果他們可以忍耐10分鐘不偷吃這粒棉花糖,將可獲得額外的第二粒棉花糖作正面強化獎賞。那麼,到底吃或不吃枱上的第一粒棉花糖是說明「延遲享樂」理論。
「延遲享樂」是一個影響人生成就實驗,大概十年後,研究員向其曾經做過實驗的孩子的父母作事後追蹤,了解孩子10年後的發展。如果無法克制衝動,馬上把棉花糖吃下肚裡的孩子,他們學習或工作成績傾向不太理想,較易分心,較沒有動力,做事雜亂無章,人際關係也不理想。反而,發現當初能克制慾望、抵擋誘惑的人,獲得正面強化獎賞的孩子,他們能夠在美國SAT公開考試中,取得卓越成績,繼而在工作成就上,都比先吃棉花糖的孩子突出。
之後這個「延遲享樂」的理論被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而這實驗讓父母明白,孩子的成功需要讓他們付出努力及經得起忍耐的考驗。原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忍著不吃棉花糖的孩子,較能夠自律,願意忍受短暫的「痛苦」,意思即是未能即時吃到棉花糖,而他們為了獲取更大的目標是吃到第二粒棉花糖。然而,「延遲享樂」是幼童的最大考驗,因為棉花糖就在眼前,孩子需要嚴格的自我要求、克制慾望及珍惜所有的氣質,是孩子步向成功的寶貴的性情。
調控自制力
在輔導個案中,有一對經營家族生意的父母,平日工作繁忙,對7歲的兒子疏於管教,以至他變成「打機王」,尚好他只瘋狂玩了六個月電腦遊戲,而年齡亦未到反叛期。當父母在家時,他會因父母不滿自己的打機行為而停止玩遊戲,一旦父母出外工作,他便故態復萌。父母恐怕他使用電腦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見及此他們決定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延遲享樂」的理論與自制能力息息相關,在會面中,父母明白到兒子尚在幼年時期,需要給予他適當的自制能力訓練與及時的正面強化獎賞,於是輔導員與父母訂下以下訓練:
訓練一:奬賞及時回饋﹕首先,即埸與孩子協訂每天玩電腦遊戲時段需要限制,星期一至五為半小時,星期六日及假期有可能放寬到一小時。電腦遊戲時段變成其中一種奬賞機制 (注意遊戲不是唯一的獎賞),奬賞要安排在兒子完成學習後及時贈送。那麼,兒子知道只要他延遲享樂一段指定時間,隨後便得到正面獎賞,即是玩電腦遊戲時段或其他獎賞。兒子因得到父母奬賞,變成一種鼓勵,會繼續該「好行為/學習」。
訓練二:分階段設定目標﹕實行獎賞儲分計劃,孩子有「好行為/學習」,便獲得一分,累積一定分數,可獲得孩子期盼的禮物。切勿將玩電腦遊戲成為不斷重覆的獎品,獎品可以是文具、食品、出外活動或與父母吃一頓下午茶。
訓練三:正面強化行為重覆發生﹕讓孩子因有正面行為或進步,給兒子「口頭」讚賞,經常的言語讚賞,更快捷有效地增加孩子重覆正面行為的機會。
其後,兒子願意延遲玩電腦遊戲,在考試之前,可以集中精神去温習,期望獲取良好的成績,實行「延遲享樂」的理念去保持自律性,克制自己享樂意念一星期直至考試完畢,願意為目標「良好的成績」而忍耐,並且全神貫注於複習筆記,最後他獲得非常滿意的佳績。
經此之後,父母敎導兒子自行將溫書與遊戲時間適當分配,及自制力訓練即先讀書後遊戲,不會只顧刹那間的享樂;在過渡困難的重要時刻,需要自我激勵,能夠堅持下去,將短暫的享樂延遲,最後獲得父母的正面強化,即是獎賞加上良好的成績的結果。自此之後,兒子將「延遲享樂」的理念持之以恆,變成自己的良好美德。
孩子學會尊重自己,亦懂得尊重父母對自己的教導,每當父母要求孩子有良好行為的時候,也注意自己以身作則,給孩子作好榜樣,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孩子經驗到「延遲享樂」的理念後,會廣泛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成功掌握到自制力的精髓,能夠克制即時享樂的渴望,抵擋誘惑及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特質,達至別人的肯定及獎賞,從而提升自信心。父母緊記,常用獎賞(可以是「口頭」獎賞),務求強化孩子每次小小的成功,讓他們自我欣賞,作為日後再次步向成功的「彈藥」,亦作為大成功的基石。當大成功隨之而來,孩子可坦然面對日後接踵而來的挑戰,達至成功。
文﹕康志敏 Janet Hong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及家庭治療師)
編輯﹕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