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究竟有咩因素,人們會患上焦慮症呢?
焦慮是一種生理、行為及心理的緊張反應。患上焦慮症的人仕就算危機已經過去,他們仍然持續感覺恐懼、心跳加速、胸部與腹部不適、口乾、出汗、肌肉繃緊、呼吸困難、有機會好似瀕臨死亡邊緣等。患者經常對現實生活的某件事情或將來的事件表現的過分憂慮,這種擔心往往與事實極不相乎,使患者感到非常的苦惱,過份的憂慮變成負面情緒影響到學業、工作、與親友的關係和溝通等的生活方面。以下是3大因素對患者查考患上焦慮症的原因有著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潛在因素
遺傳、與生俱來的性情,如:高敏感、容易擔憂、過去的懼怕經歷、孩子承傳家長的焦慮。如果是強迫症患者的性格較為傾向注意細節、有條理和具有特別高的道德和責任標準,但當變得極端執著時,有機會發展到強迫症。
- 觸發因素
生活壓力,如: 考試、失業、重大的人生轉變 ;如: 親友去世、離婚 、突發意外、長期病患、賀爾蒙失衡等;心理創傷,如果有些強迫患者有可能因為未能忘懷過去的極不愉快的童年經歷或心理創傷,以為運用重複思想去「減輕」內心掙扎或不由自主跟著某些事物正確無誤的程序/儀式方可安心,又或者誤以為重複某些行為可以避免曾經創傷事情再次發生…等。
- 持續因素
若家長過份嚴厲地看待孩子的學業成績,有可能令子女逃避考試及上學,倘若患者是偏向執著、內斂、完美或負面的思考樣式的人仕,他們有機會,因逃避學習失去方向,變得更加焦慮,繼而更逃避,並將問題收藏起來及將情緒壓抑,造成隱藏式的焦慮,直到堆積起來到樽頸位後便會爆發,因此這種現象不易便親友發現,他們亦會因缺乏親友和朋輩的關懷而變得更嚴重。患上焦慮症的兒童/青少年,最常見到的「共病」包括抑鬱症,或同時患上多過一種的焦慮症。
焦慮症的患者大約用11種不同類形症狀呈現出來,分別有1)廣泛性焦慮症 2)分離焦慮症 3)社交焦慮症 4)兒童焦慮症 5)強迫症 6) 驚恐症 7) 選擇性緘默症 8) 創傷後壓力症(PTSD)9) 特定性恐懼症 10)密室恐懼症 11)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等。
焦慮症比較普遍的情緒病症,大約20%的人在一生中曾有一種焦慮症,女與男的發病比率約為 2:1。患者會逃避去做一些有機會令他們感到焦慮、害怕的事情,部分患者覺得身體總是不舒服,因此曾經多次出入醫院做檢查,往往又查不出症狀。如有需要,患者及早尋求專業的輔導。
你知唔知焦慮症有幾多種類呢?
焦慮和不安感讓我們及早預計和逃避潛在的危險,是件好事,可惜,產生過多的焦慮就令我們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就不是好事了,以下是11類的焦慮症的相關資料:
1)廣泛性焦慮症
患者對許多事情都過份擔心,並且覺得很難控制此感覺,例如: 憂心自己或親友患病、極度擔心經濟情況或工作能力。主要特徵包括:經常感到不安穩或興奮、難以集中、易感疲勞、容易發頗氣,肌肉緊張,女患者病發率是男患者的兩倍。患病成因,包括:家族遺傳、腦部傳遞物失調(生理)、容易緊張的性格(心理)、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和成長經歷(環境)等因素。
2)分離焦慮症
患者過份害怕父母(或照顧者)與自己分開,例如:孩子上幼兒園哭鬧、任性、蠻不講理。此外,有一部分成年人,在與重要的人分開時,亦會經歷異常痛苦的「分離焦慮」的煎熬。如果你或你的伴侶太「黐身」有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
3)社交焦慮症
患者到公眾地方,持續地害怕一種或多種的社交情境,感到膽戰心驚,覺得有人注意或批評他們,盡量逃避與別人的眼神接觸,結果連說話(口吃)或吃東西都緊張,怕衆人面前出醜,連公眾場合都不想去、無法參加正常的社交活動、影響生活、工作或學業、感沮喪,因而造成更逃避。社交焦慮症可以採用心理治療及藥物幫助,及早尋找專業治療,治癒率高,可以重過正常的社交生活。
4)兒童焦慮症
兒童有可能因學習壓力、情緒困擾、朋輩關係、學校欺凌、父母關係不和、手足爭竉、被遺棄、疏忽照顧、轉校、外國升學、移民、心理創傷經歷、親人患病或父母離異、受到性侵、持續性嚴重體罰、甚至身體及心靈虐待,如果孩子曾經經歷以上部份的處境,他們有機會患上兒童焦慮症。孩子可以透過家庭療治幫助處理焦慮症,或藥物治療協助他們康復。
5)強迫症
患者知道強迫症的想法和行為是不理智的,仍會持續不斷思考及重複強迫行為,他們需要花很長時間在家或公司完成強迫思想及行為後,才能外出或進行日常的事務,常令身邊家人感到困惑。(副標題subtitle有詳細介紹)
6)驚恐症
患者會不時出現「驚恐突襲」症狀,在沒有明顯外來誘因下,身體卻出現緊張的反應,包括手心冒汗、手震、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時冷時熱、頭痛、心胸翳悶、肚痛及肚瀉、手腳麻痺等症狀,通常在頭10分鐘最為嚴重。如「驚恐突襲」發生的次數愈頻密,可能患上了「驚恐症」。(副標題subtitle有詳細介紹)
7)選擇性緘默症
孩子在家以外不說話未必因為怕醜!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影響兒童社交和學習能力的問題。患者情況可以是在家中暢所欲言,但在學校或陌生的環境就完全不說話或無法說話,甚至無法打招呼。導致在學校難以結交朋友,影響學習和社交。(副標題subtitle有詳細介紹)
8)創傷後壓力症 (PTSD)
PTSD的定義是當經歷或目睹重大創傷,例如:天災或者恐怖襲擊等,過多心理負擔造成影響,持續一個月感到焦慮不安和負面情緒,並影響日常生活。(副標題subtitle有詳細介紹)
9)特定性恐懼症
患者所感受的焦慮就是偶發性的, 是連續地害怕某種特定的動物、昆蟲、自然環境、怕血、打針、或特定情境 (如:電梯等))
10)密室恐懼症
怕隧道、飛機艙,廁格、試身室、旋轉門或躺在磁力共振機內。甚至可能是想像要進入時,患者會產生很強烈的焦慮及恐慌,擔心情況失控,如: 怕自己會暈倒,甚至死亡。
11)密集恐懼症 (trypophobia)
對於有毒生物的延展 – 患者看到一些有毒的動物身體上有花紋或是密密麻麻的排列的斑紋,例如蛇、蜘蛛、蜜蜂(蜂巢)等危險動物。人類會因為危險的感知而對這些斑點花紋感到厭惡感,患者會負面投射這厭惡感到其他無害的生物上。此外,他們會在發現斑點花紋過程中,造成恐慌困擾源自於為免受到危險性的動物襲擊而產生的。厭惡疾病的延伸 – 麻疹、天花病是呈現出密集式的皮疹,都是高危皮膚病的表徵。患者因為對恐懼這類型疾病,所以投射到密集的孔洞,產生密集恐懼症。當患者看到一些視覺不適應的事物排序,例如:看到蓮蓬、蜂巢、寄生蟲傷口、密集的孔洞後的東西就起噁心,可能聯想到身體被寄生蟲咬傷的皮膚傳染病所造成的一種視覺壓力。
以上是11種焦慮症的簡介,患者可以嘗試接受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對自己的抗逆能力增強信心,自我勉勵去面對害怕的事物或境況。當嘗試面對害怕的事物或情境時,欣賞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訂立健康均衡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及適量的運動,學會良好的情緒管理及提升抗逆能力。如有需要,尋求心理學家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