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分離焦慮症徵狀層面你要知!

五大分離焦慮症徵狀層面你要知!

任何小孩、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有機會患上分離,最常見的患者是五至七歲的孩子,當他們與照顧者分開時 ,會感到非常焦慮,分離焦慮症患者會過度憂慮父母(或照顧者)有危險、意外或生病 ,嚴重的患者更可能會拒絕出門、上學、睡覺及經常發惡夢,夢中的情節與父母(照顧者)分離。他們與父母(照顧者)分開時會有焦慮症狀,例如:頭痛 、胃痛 、作嘔等 。徵狀持續至少一個月就有機會患上分離焦慮症。患者復元速度較其他焦慮症快,及後較大機會患上其他焦慮症 ,或有可能出現社交困難情況。

分離焦慮症具體有咩徵狀? 患者都會出現以下五大層面 :

a) 身體徵狀層面:
患者會感到頭痛 、呼吸困難 、冷汗 、腸胃不適 、發燒、頭痛、暈 、作嘔 、肌肉繃緊 、手腳發麻/震動 、心跳𨍭快等徵狀 。

b) 認知層面
以不適當的認知思想看待事件,如: 過度恐慌、幼兒未必可以說出自己在焦慮時的想法,只可以在認知層面猜測他們有驚慌,至於大孩子較易表達擔憂情緒和災難式的負面想法 。

c) 行為層面
有時孩子會以行為表達其內心的焦慮不安 , 例如:常哭泣 、緊靠照顧者 、發脾氣 、對抗行為等 。不少患有焦慮症的孩子常有逃避行為,比如:裝病以逃避上課,有些患者不肯說話,或拒絕參與課外活動 。

d) 遺傳層面
家族成員患有焦慮症病史,其他成員患有焦慮症比率會較高,或者未必患上相同的焦慮症。

e) 父母/家庭關係層面
父母關係不和,孩子常處於父母糾紛或冷戰氛圍中,孩子有機會對於父母的情緒變化和衝突而變得情緒十分敏感,帶來負面的深遠影響。本來父母二人的矛盾關係,發展成複雜三人關係,孩子被牽引著加入父母不和關係中,演變成為父、母、孩子的「家庭三角關係」。父母未能成為良好榜樣 (role model) 讓孩子學習,孩子難以跟朋輩建立良好的關係和信任感,從而缺乏安全感,內心容易感到孤單寂寞,常留在家中。可惜,孩子越留在爭吵中的家庭,他們便會越關心家中父母 (害怕蔓延至家暴),一方面他們未能忍受父母嘈吵的家庭氣氛,另一方面他們亦害怕走出家庭以外的地方, 連家庭都不安全, 又怎樣能夠輕易感覺外面會安全呢?  因此他們便長期活在無法與父母分離的予盾困境及難以自處的痛苦局面中,形成要分又分不到的惡性循環。

家庭治療真的可以有效處理分離焦慮症?

家庭治療真的可以有效處理分離焦慮症?

唔信?可以聽聽處理分離焦慮症三大要素

患者常常對現實生活或將來的某些事情表現的過分擔憂,孩子與父母(或照顧者)出現難捨難離,因此家庭治療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三個方向患者需要努力改善:

1)正面思維
調整正面思維的管教方式,鼓勵父母嘗試在孩子仍在幼童發展的階段,尤其是獨生孩子,多些讓孩子接觸其他小孩,例如:每天到遊樂場玩耍,並爭取機會與其他孩子溝通、互動及分享玩具 ,都有助孩子減低產生朋登相處的焦慮情緒,同時學習與父母(或照顧者)分開的機會。

2)青春期– 糾纏不清的依附關係
家庭是一個讓孩子感到安全,可以學習與人溝通的地方,尤其孩子在青春期,是在自我角色形成的重要成長階段,建立自我認同感,並在父母的放手階段,學會跌倒,爬起身,從錯誤中學習獨立成長。若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被認定是一個未長大的小孩,行為及心態便很難正常成長,更難正式「斷臍帶」,因此孩子的分離焦慮症,是與父母(或照顧者)息息相關的,要醫治孩子的分離焦慮症及避免症狀慢延至成人階段,父母是領軍者。

3)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當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培養良好夫婦溝通技巧,孩子觀察父母的互動模式,從而學會怎樣釐定朋輩關係的遠近,有效處理朋輩相處和駕馭衝突。如果父母關係不和,孩子有可能選擇同父或母較親近的一方聯盟,若果是母子聯盟,兒子便為了保護母親,而被迫同父親成為敵對的一方,兒子真是左右做人難「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試問兒子又怎會不焦慮及內疚呢? 再者,若母親是家庭主婦,日日以淚洗面,兒子又怎樣能夠與母親分開去安心上學及上工呢? 孩子有機會通過觀察父母的長期爭執,就有可能離不開家庭,並活在恐懼和焦慮的氛圍中難以離家,天天守侯和保護著父母的關係,連出外國讀書的孩子,最後擾攘着乘坐飛機回家,書也讀不成。在家庭治療中,讓父母和孩子明白緊扣著孩子的原因和家庭關係的局面,家庭治療給予父母了解夫婦關係和諧的重要性。首先理順夫婦關係,再慢慢將母子的關係鬆綁,讓青春期或成年期的孩子可以離家,結交朋友,獨立成長。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重要且深遠的,若夫婦關係處理合適,家庭關係會較為容易令孩子獨立地健康成長。如以上徵狀對日常生活有嚴重影響,可能要配合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