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𠝹手可緩解痛苦?3點幫您轉移自殘衝動!
你是否有曾想過傷害自己來釋放心中的壓力和痛苦?在香港不是一個不常見的現象,但歸根究底,自殘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令問題更嚴重,現在讓我們介紹3招幫你轉移自殘衝動!
Q1. 自殘在香港有多普遍?
A. 其中一個自殘行為,𠝹手在香港年輕人中是非常普遍。根據香港一項研究,香港青少年有超過20%曾經有自殘的行為。此外,還有一些年輕人會使用沉溺行為來轉移痛苦,如吸煙、飲酒、網絡沉溺或濫用藥物等。
Q2. 自殘只為得到關注?
A. 有人認為自殘是一種為了得到別人注意力的行為,但實際上有不少人都會將這種行為保密。如果身邊的人對他們有如此評論,反而會帶來反效果,令他們感到更加孤獨和感到不能被人理解。
Q3. 有什麽原因會導致自殘?
A. 人們覺得自殘可以減輕痛苦的原因有許多。有些人可能認為自殘可以幫助他們控制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其他人則可能認為自殘可以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從而減少身體和情感上的痛苦。然而,自殘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它可能會導致身體受傷害和長期的心理創傷。
Q.4 自殘的人仕都是精神病和受虐狂?
A. 許多自殘者並不一定是精神病人和受虐狂。有不少的情況下,他們當下心中有極大的痛苦無法找到方法紓緩,才錯誤選擇了這個方法去轉移內心痛苦及分散對負面情緒的
Q.5 有什麽方法可以減輕自殘的衝動?
A.
1. 學習有效的應對技巧
培養正向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您減輕痛苦。這可能包括運動、瑜伽、靜觀或其他能夠幫助您放鬆和減輕壓力的活動。學習有效的應對技巧可以幫助您更好地處理痛苦。這可能包括深呼吸、放鬆技巧、正念練習等,能夠幫助您控制情緒和放鬆身心的技巧。
2.尋求支持和幫助
尋求支持和幫助是減輕痛苦的一個重要方法。這可能包括向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尋求幫助。通過與他人交談,您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並獲得支持和建議。此外,還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及家庭輔導,從而更有效地處理痛苦。
Q.6 自殘行為會上癮?
A. 有可能上癮。人類有逃避感受和痛楚的本能,有時遇到極大的痛楚時,可能會聯繫到危險及死亡。若果患者錯誤以為自殘可以幫助他們處理難以承擔的情緒,他們或會通過自殘去轉移、釋放或控制情緒。如果自殘變成經常發生的行為或有機會延至上癮,就務必盡快尋求輔導服務。
驚覺孩子前臂有一條條傷痕?家長可以點做!
自殘是在青春期期間很常見的問題,許多家長都十分擔憂自己的子女是否有自殘的不良行為,以下將會教你如何識別子女是否有自殘的習慣,以及應對的方法。
Q1. 家長如何察覺出子女有𠝹手的習慣?
A. 自殘的特徵有許多,家長可以觀察子女是否有以下的跡象來發現:
- 子女常常身上有傷疤、新切痕、抓痕、瘀青或其他傷口
- 時常有携帶尖銳物件
- 即使在炎熱的天氣下也要穿長袖或長褲
- 子女的人際關係困難,例如家庭關係不和等
- 持續有自我身份認同的問題,例如「我是誰?」、「我在這是要幹嘛?」
- 情緒經常不穩定,無法預測行為等
- 感到無助、沒希望或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Q2. 當家長發現子女有𠝹手的習慣可以怎麽辦?
A. 青少年𠝹手往往是對於當今自身的不滿,當遇上難題無法解決時,又不擅於向人求助,往往會壓抑自己的情緒在心裏,假時假日便會依靠𠝹手來宣泄自己。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子女𠝹手,可以嘗試這樣做來引導子女:
1. 向最可信的親人(例如配偶)商討現狀,用客觀的方法審視。切忌因過於擔心而強行制止子女,造成反效果。
2. 尋求個人或家庭輔導,或找可信的好友處理不安情緒,例如自責及憤怒。
3. 家庭輔導時,父母嘗試與孩子拉近距離,製造獨處以及聆聽孩子心聲的機會,雙互學習運用同理心去代入對方角度去體會對方的難處,從而用多角度去思考去處理不協調關係。
𠝹手只為引人注意?背後原因值得關注!
現今年輕人除了要應付學業繁重的問題外,還要面臨來自家庭和社交的壓力。年輕人大多依然心智未成熟,或會用不正當的方式試圖舒緩情緒和引人注意,當中𠝹手便是其中一種常見的自殘方式,透過自傷身體發泄內心的痛楚或憤怒。這篇文章將會為大家講解為何青少年會𠝹手,讓大家了解應當如何引導他們。
Q1. 青少年𠝹手背後隱藏著什麽原因?
A. 青少年選擇自殘的原因有多種,可以大概劃分為以下幾類:
1.社交問題:例如在學校被欺凌、朋輩關係不好,手足爭寵、家庭關係長期衝突或父母離異等原因出現無法控制情緒的狀況
2.創傷:例如曾經目睹朋友去世、童年陰影等原因。
3.心理原因:容易感到焦慮以及憂鬱,心智不成熟難以抒發情緒等。青少年未成熟,容易‘跟風’,身邊有𠝹手的朋友,便可能會嘗試𠝹手。
4.當情緒和心理問題積壓,令當時人的內心、情感出現莫大痛苦,而又找不到方法去紓緩時,「𠝹手」可能會變成轉移內心痛苦及分散對負面情緒的注意力。可惜,當他們越想利用皮肉的痛楚來覆蓋或消減心靈上的劇痛,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他們承受着心痛及手痛的雙重痛楚。此時,他們心愈想就愈痛,可能失去理智地操刀再割得狠一點,臂上的傷痕便再加深,內心也傷得更重了。而在過程中,當時人的腦部會釋出「安多酚」,這是一種可以改善情緒、減壓的化學物質。所以有人會在「𠝹手」後感到紓緩,有解脫的感覺,亦自然學懂了利用這個方式去處理負面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Q2. 如何防止青少年𠝹手?
1.𠝹手是最常見的其中一種自殘行為,對身心有著嚴重的影響。家長可以鼓勵青少年多做正面的行為,包括寫日記、做運動、行山等、把可能會傷害到患者的利器或工具藏起,以減少有關自殘的提示、找出取代自殘行為的方法,例如讓他們在手中握著冰塊來緩和情緒,如有需要時,可以尋求輔導心理學家求助。
𠝹手女兒背後的故事…
碧,十六歲,是個聰穎的中五女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明年將考DSE (中學文憑試)。碧的母親是完美主義者,對女兒要求甚高;她常慨嘆大學生未必可出人頭地,希望女兒入讀醫科或法律等較有盼望前途的學科。
完美的執著
對於成績卓越的碧來說,她最渴望得到的是母親的讚賞,可惜經常落空。倘若學業分數有落差,母親只懂罵。而生父在她八歲那年,與母親離了婚,對碧這個女兒也是愛理不理,碧常因惦念他而鬱鬱寡歡。
碧現在跟隨母親、 繼父及同母異父的弟妹居住。在六歲弟弟及五歲妹妹眼中,碧是「全能」的家姐、家傭及補習老師,如弟妹欠交功課,母親便會將罪責歸咎於她。碧同繼父說話不多,但總互有默契,遇到母親發脾氣,就互換眼神,沉默直到「風頭火勢」熄滅而結束。
近日,碧向知己透露對考試缺乏應有的信心, 又怕令母親失望,經常發惡夢;同時漸感難與母親相處,思念生父的哀愁不能解構。在極度痛苦中,她曾𠝹手,想利用皮肉的痛楚來覆蓋或消減心靈上的劇痛,結果無故地變成了雙重的痛楚。在這段時間,碧的心愈想就愈痛,曾失卻理智地操刀割得狠狠,臂上的傷痕深深,內心也傷得更重,成為惡性循環;在課堂上,碧會無故落淚。關心她的班主任得悉真相後將真相告知母親,令母親徹夜難眠及充滿內疚。
代替母親角色的女兒
事實上,母親經歷離婚所造成的負面情緒都投射到碧身上,碧長時間承受著;其後母親與繼父再添兒女,成為混合家庭。碧既要與一個無血緣關係的繼父保持融洽關係,同時又要擔當女兒、家姐,甚至半個媽媽的角色,真不容易。
幫助來自愛
首先,要讓母女兩人明白她們的衝突,來自雙方建構而成。母親需要明白女兒內心的需求,她因失去生父的愛,更渴望從母親而來的關愛。女兒的此刻的沉默,與母親的責難,是無法改善母女關係的,所以必須鼓勵碧體諒母親在離婚的陰霾中,經歷了傷痛,情緒會常有起伏。而作為繼父的,也可多坦承教養子女的工作,聯手肩負起父母親的角色,在處理碧的情緒時多一份參與,減輕雙職太太持家的辛勞和心力,成為太太背後的強大後盾,慢慢嘗試用愛心去協助太太渡過離婚的陰影。
此外,也需要肯定母親愛碧之心,她知道女兒𠝹手後,亦深感內疚。作為母親,她可以讓女兒了解自殘是損害身心健康,多學習和嘗試表達自己想法。與此同時,鼓勵作母親及繼父,齊心肯定碧對學業的努力,給予碧於心理及家事上支援;他們也要教導其他兩個年幼孩子分擔簡單家務及自覺學習,讓碧有更多的寜靜空間去專注學業。在DSE的考試後,鼓勵碧擴闊社交圈子、發展個人興趣、關心社群,走出自我封閉的局面。
文章刊登在明報2015年7月29日A13版 – 談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