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孩子走出恐懼 擊退選擇性緘默!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影響兒童社交和學習能力的疾病。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在某些情況下不會説話,但在其他情況下卻能正常溝通。在這個情況,家長要擔當重要的角色幫助孩子應對選擇性緘默。

Q1. 選擇性緘默症對兒童有什麼影響?
A. 選擇性緘默症對兒童的學習和社交能力有著重大的影響。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可能會在學校和社交場合有機會遭受排斥和孤立,進而影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此外,選擇性緘默症也可能是其他精神疾病的前兆,如社交焦慮症和抑鬱症等。

Q2:幫助孩子擊退選擇性緘默的方法有哪些?
A.幫助孩子克服選擇性緘默症需要耐心和時間,以下是一些幫助孩子的方法:

1. 直接/間接溝通:首先,如果學校是發病的地方,嘗試鼓勵孩子建立同學的朋輩關係,成為朋友,互相幫助及溝通,可以邀請在家中玩耍,小組訓練、及參與課外活動,例如:球隊類團體合作運動,提升合作和團體社交能力,建立自信心和支援網絡,邀請老師和家長多鼓勵及讚賞孩子。

間接溝通是一種非正式的溝通方式,可以減少孩子面對的壓力和焦慮。例如,可以透過簡訊、電子郵件或網路聊天室等方式進行溝通,以幫助孩子逐漸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了解患者需要排除他們在學習方面是否出現困難,例如了解他們是否有語言障礙、特殊學習需要,如果有的話,需要對症下藥。

2. 藝術或遊戲治療:幫助孩子放鬆情緒,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透過繪畫、音樂和遊戲等方式,讓孩子學習如何表達自己。

3. 家庭治療:家長可以在患者康復中,擔當一個重要的協助角色,幫助孩子應對選擇性緘默。可惜,若果家庭中的成員關係錯綜複雜,有可能正是患者「有口難言」的原發地方。有患者每天忍受著父母關係敵對,時而大吵大鬧,摔東西,時而冷戰,再加上姻親關係不和,嫲嫲愛孫兒/母親也愛孩子,可惜嫲嫲與母親不和,影響婆媳關係、以及嫲嫲/父親關係,和父母關係,好像「六國大封相」,直接或間接影響孩子的「有口難言」和社交障礙。試想一下父母是子女一面鏡,孩子在人際關係中無法令到父母從中學習相處,對維繫關係失信心,又怕講多錯多,不如少說話,甚至潛意識中,慢慢缺乏說話的信心。

亦有患者在家中是「小霸王」,位置和話事權凌駕於祖父母及父母之上,對在家以外的地方卻默不作聲,可能正是家中萬千寵愛,出到學校或團體的人士便忍受不到患者「小霸王」角色,而患者心感自己的位置在同輩中相對變得「渺小」,可能被欺凌及孤立,以至壓力和焦慮。

此外,有患者因為爭寵、手足關係差與父母不和諧,因而產生不滿,性格內向的孩子,有機會將不滿用自我防禦機制的壓抑內化,連對外間社交的說話因暗藏不滿或壓力也隱沒了。

如果家長有以上問題,多留意孩童的情況,如有需要可以向輔導心理學家及家庭治療師查詢。

孩子在家以外不說話未必因為怕醜!小心患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有些孩子在外時不愛說話,即使被問問題也無法開口説話,這可能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害羞而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這是一種影響孩子社交和學習的問題。以下我們將會為你解答甚麽是選擇性緘默症。

Q1. 甚麼是選擇性緘默症?
A.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影響兒童社交和學習能力的問題。患者情況可以是在家中暢所欲言,但在學校或陌生的環境就完全不說話或無法說話,甚至無法打招呼。導致在學校難以結交朋友,影響學習和社交。

Q2. 孩子患選擇性緘默症的症狀有哪些?
A.孩子患有選擇性緘默症時,通常表現出以下症狀: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把選擇性緘默症描述為兒童的罕見心理失調。患有這種症狀的兒童和成人能正常說話和理解語言,但在某些社交場合卻無法說話。他們其他的行為和學習能力都正常。但是症狀的程度與保持時間顯然與害羞相異,譬如一個小孩在學校裏完全靜默,在家中卻能自由說話,如有陌生人在場可能又會令小孩靜默,不過如果小孩在跟朋友語音聊天的話他可能不會那麼安靜。

1. 較常見於女童:女童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發生率較男童高,是種社交焦慮、情緒行為障礙,患者擁有正常說話的能力,卻在特定情境中無法說話,極度焦慮迫使他們緘默,就算很想說話,也未能發出聲音。

2. 容易緊張焦慮: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通常容易感到緊張和焦慮,特別是與陌生人交流的情況下。

3. 平時對答如流,但在特定場合不説話:在熟悉的場合或與熟悉的人交流時,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通常能正常溝通,但在特定場合下,如學校、公共場所等,卻不能與他人對話,有時只可以輕聲回答一或二個字、點頭、搖頭、面部微少表情、手勢代替說話。少眼神交流、表現閃縮和依賴別人代言,並表達高度敏感當意會到被人注視,患者便有退縮和停止表達自己的現象,避免成為人群中的朝點。

4. 與熟悉的人也不説話: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即使與熟悉的人在一起,也會不説話。

若果患者不是因為患上其他症狀,例如:自閉症、溝通障礙、精神分裂症、語言障礙等,家人發現患者有上述情況已經發生持續超過一個月,那麽孩子便很可能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家長切記多加留意孩童的情況,如有需要可以向輔導心理學家及家庭治療師查詢。

Mind & Life 心活台節目《一分鐘精神解碼:選擇性不語症》

孩子在家明明能言善道、活潑好動,為何一到學校或陌生地方就變了樣,完全不說話?究竟是太內向,還是怕醜?原來並非孩子不想說話,他們有可能患上了「選擇性不語症」,在某些特定環境便講不出話,家長們要留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