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紓緩強迫症?4種方法從日常生活做起

強迫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患者常常會感到強烈的焦慮和不安,並且需要不斷地重複某些行為或思維來緩解這種感覺。

Q1. 如何紓緩強迫症?
A.良好生活習慣:做一些自己可以簡單並專注地去做的事情,例如每天保持規律的室外運動,可以是慢跑、游泳等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規律的睡眠、飲食均衡和減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

親友支持:可以向親友傾訴煩惱。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肯定可以幫助患者紓緩症狀。親友可以通過表達關懷和理解,幫助患者感到被接納和支持。

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克服強迫症的重要步驟之一。患者應該學會接受自己的弱點和不完美,並學會給自己正面的評價和支持。

培養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可以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例如可以嘗試學習新技能、閱讀、旅行等方式來發掘自己的興趣。

Q2. 為何疫情下讓强迫症患者數目增加?
A. 平時工作繁忙的父母,通常關注的議題是圍繞學業的話題為主,父母與子女真正傾心事的時間少之又少。如果孩子在小學階段,父母用從上而下的管教模式是有規管孩子的需要,而孩子的學業壓力相對中學較輕,安排玩遊戲時間相對寬鬆。若果缺乏溝通的孩子成長到達生理和心理變化的青春期,是子女自我認同感及自信心成長關鍵期。子女從一個愛聽從指令的孩子有機會變成個因希望表達自己與父母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開始「駁嘴」、朋友影響力大,出現反叛期。疫情下,留在家中工作父母跟青春成長期的子女日對夜對,容易將平時「隻眼開隻眼閉」的問題看得實在或有可能放大了。例如有個家庭,子女只能在家上網課,未能外出及與同學交流。子女困在家無聊下,易沉迷電子產品,此時,這位兩職母親在管教時,為避免他們繼續長時間玩電子產品,常與子女起衝突,由期望變失望,相方感覺困擾。在情緒困擾和壓力下,女女患上強迫洗手、而母親因關注家人染疫,用特有的一系列清潔規矩去強迫家人遵守,繼而與仔仔起爭執,母親的強迫更轉移用長達2小時去沐浴,由於女兒和母親患上強迫症的早期特徵, 便嘗試尋求家庭輔導。最後大家平靜地互訴心事,子女向母親道歉, 並承諾減少上網時間,而母親向子女表白自己內疚的心聲,父親在旁協助相方冰釋前嫌,並向母親表達欣賞兩職太太的付出,承諾多參與子女的溝通,多點理解和接納家人。

如發覺自己或身邊人有強迫症症狀並影響生活,建議盡快向家庭治療師/心理學家尋求協助。若患者得到家人到支持,對患者的康復進展有著正面的作用,容易共渡難關。

文章資料來源:勿讓疫情下,患上強迫症。作者:康志敏註冊輔導心理學及家庭治療師

強迫症原來會遺傳?患者多為完美主義者?

強迫症是一種焦慮症,患者會表現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以及焦慮和壓力等症狀。許多人認為強迫症是由環境和心理因素引起的,遺傳因素也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下我們將探討強迫症與遺傳的關係,以及為什麼強迫症患者多為完美主義者。

Q1. 強迫症跟遺傳有何關係?
A. 強迫症與遺傳有可能連上關係。由家屬疾病史的研究發現,強迫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也有此症的機率是5%左右。

Q2. 強迫症患者多為完美主義者?
A. 首先,強迫症是一種焦慮症,患者明明知道強迫思想及行為是不明智,其思想和行為不會幫助我們達成目標,更會影響日常生活能力,而完美主義則是一種人格特質,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推動人們進步,兩者是有區別的。

強迫症患者有可能會表現出的完美的傾向。他們傾向於追求完美、精確和有序,對任何不完美的事物都感到不安和煩惱。這種完美傾向可能是因為強迫症患者的大腦神經回路中的杏仁核和紋狀體等區域與情緒調節和行為控制相關。這些區域的功能異常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從而表現出完美傾向。

此外,強迫症患者的完美傾向也可能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有關。家庭教育方式的過度保護和過分關注細節等因素可能導致孩子形成完美主義傾向,因此,強迫症不一定是完美主義者,但完美主義者會增加患上強迫症的風險。

文章資料來源:勿讓疫情下,患上強迫症。作者:康志敏註冊輔導心理學及家庭治療師

研究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任李政勳《強迫症其實是心理防衛!醫:單身者「這原因」更易患病》,優活健康網。

經常「碌爆卡」?3大強迫購物症特徵您有冇中?

隨著網路購物的普及和方便性,越來越多人有網上購物的習慣。但是,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購物而失去控制,導致經濟上的困難和負擔。以下將介紹購物狂的特徵,以及購物行為和健康之間的關係。

Q1:「購物狂」是什麼?
A. 心理學上,強迫購物症(俗稱「購物狂」)是一種成癮行為,患者經常無法克制自己內心的衝動,不考慮後果及自己的財政能力衝動購物,進而導致了財務上的問題。購物狂可能與個體的心理狀態和個人關係有關。例如,購物狂可能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購物是令他們獲得自我安慰的其中一個方式。此外,購物狂可能會試圖通過購物來滿足社交需求或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Q2:3種「購物狂」的特徵是什麼?
A.
1)浪費式購物:有些人經常有消費的想法,高頻率地購買許多不需要的東西,藉消費獲得快樂,從⽽越買越多,喜好大量購物以至超過自己經濟承擔的能力,甚至被迫失學、失業、破產、盜竊、偷用他人信用卡簽帳、債務危機及家庭關係破裂。

2)無法控制消費衝動:某些人缺乏自控能力,明知自己不太需要大量購買該物品,由於心裏忐忑不安,無懼「碌爆卡」及無空間放置購買物品,仍然無法控制消費衝動,直到完成購買,心情會有片刻舒服感覺,可能回家後又開始後悔及內疚,令到患者經常處於快樂與痛苦的情緒爭紥邊緣。

3)伴有情緒問題:部分經常衝動購物的人可能伴有鬱躁症、焦慮症、強迫症及囤積症。情緒的高低也會令他們有購物的衝動,如強迫症或焦慮症會驅使他們一定要購物,尋找消費後的暢快感及優越感,以消除焦慮,但他們在購物後可能仍不滿足。

4)如果人們曾經沉重傷害,長久未能釋懷,例如:父母離異、童年創傷、長期網上欺凌、親人離世等,他們有可能害怕觸及心中痛處,便盡量壓抑,拒絕將情緒表達出來,或會傾向逃避面對問題,引致累積的困難越積越多,像雪球般越滾越大,直到臨界點。繼而導致有可能借瘋狂購物作為緩解負面情緒及自我調節自己沉重的傷痛。

如察覺自己或身邊人有購物狂的跡象,建議盡快尋求輔導心理學家或家庭治療師。

文章來源:  「孝順女為何變購物狂」. 作者:康志敏註冊輔導心理學及家庭治療師,文章在2017年2月21 日《明報》教得樂HappyPaMa刊登

文章資料來源: 「拆解女性鍾情手袋之謎」作者:康志敏註冊輔導心理學及家庭治療師,文章在《心活誌》Mind & Life 2022年珍藏號85期P.10 Woman’s Mind 專題故事內的專家Q&A刊載

Woman’s Mind論盡港童訪問:拆解女性鍾情手袋之謎

為何手袋令女性一見傾心?為何女性對手袋情有獨鍾?為何女性有袋萬事足?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及家庭治療師 康志敏女士為大家講解「零售療法」。
Woman’s Mind論盡港童訪問:拆解女性鍾情手袋之謎

常反覆確認門有否上鎖?小心3大強迫症症狀!

你是否試過不斷檢查門有否上鎖、不斷洗手?強迫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通常有強烈的想法或無法控制重複行為,進而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強迫症患者往往會不斷重複某些行為。

Q1. 強迫症是什麼?
A. 強迫症是一種焦慮症,患者會表現出強烈的想法和行為,患者心裏明知這些想法和行為是不智,卻不能擺脫的,他們卻無法控制地持續去思考某些畫面或重複做某些行為,病情愈嚴重就愈重複,消耗時間便愈來愈長。

Q2. 強迫症有哪些症狀?
A. 以下是強迫症常見的症狀:

1. 強迫思想:是指一些不斷重複的思想。患者雖然知道這些思想是多餘的,但卻阻止不了這些思想的出現,並覺得非常厭惡。常見的強迫思想有反覆思索、懷疑和「儀式」,例如無休止地跟自己爭論做不做一些事情,懷疑你的車子曾輾過行人或沒有鎖好門窗、或者要不斷確定一些事物有沒有跟著絕對正確的程序或擺放在平衡或正確的位置。

有些患者會在腦海中不斷浮現一些纏繞的思想或影像,例如一些令人不愉快,震驚或褻瀆的單字、短句或押韻句,或擔心做出一些和你的性格完全不符的暴力或色情行為。患者雖然知道這些想法並不合理,但就是感覺不能擺脫這些思想。最初強迫思想的清晰度或真確性可能因人而異,但隨著病情更深,患者可能會因為這些思想變得愈來愈困擾,甚至無法應付日常的生活,並造成其他人的誤解。

2. 強迫行為:他們會不理性地憂慮某事件的發生,因而重複出現強迫行為去防止不理性的想法。例如患者不斷檢查爐具是否關閉、害怕患上新冠肺炎而花數小時不斷洗手、或嚴格執行排列物件的次序/角度去避免不快事情有機會發生等。

Q3. 強迫症是先有想法,跟著採取行為嗎?
強迫病患者會執著於完成強迫想法或行為,他們認為阻止不幸的事情發生或者洗滌,以免自己持續去忍受恐懼、內疚或緊張感覺。強迫症的患者通常先有想法, 後延至行為,例如不斷「思想」去檢查門有否上鎖,因為阻止有賊入屋,直至無法忍受自己負面「思想」去到極點,便直接用「行動/行為」來紓解自己的恐懼…等的感覺,亦去防止不理性的想法從而得到安慰。可惜,患者自從採用強迫「行為」後,誤以為可以令自己好過些,便會開始投入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去強迫這些行為。

Q4. 強迫症男女患者的比例如何?
A. 每五十個人之中,約有一個人在一生中在某時段會患上強迫病,男女的發病率相約。

Q5. 兒童會患強迫症嗎?
A. 兒童有輕微的強迫行為,例如很仔細地擺放他們的玩具或避免踏上行人道的縫隙上。

孩子這類的行為常隨著他們長大而消失。強迫症在青年時期或廿歲出頭開始發病,男性普遍比女姓早發病。

文章資料來源:勿讓疫情下,患上強迫症。作者:康志敏註冊輔導心理學及家庭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