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鐵不成鋼
不同的孩子遇到困難,會有不同的反應。堅毅的孩子會以不屈的精神迎難而上。相反地,一個害怕困難的孩子會選擇逃避。其實勇敢面對困難是一個訓練自己面對逆境的好機會;愈是逃避,就愈難面對困難;人也容易變得沮喪,自尊感也變得低落。家長看到自己子女在艱難路途中跌撞,應該怎様面對?
「過去」「現在」及「未來」
若相信困難總會過去的,只要肯去面對就可以了。家長試將人生際遇分成「過去」、「現在」及「未來」,協助孩子改變對「過去」的看法,用正向心態面對「將來」,此刻,就教育孩子如何經歴「現在」的難關。
個案
曾有一個五人家庭的個案,有父母、大女兒及兩個兒子。兩夫婦關係融洽,子女手足情深,父母讓孩子在快樂及公平的環境下長大。
大女兒自幼懂事,能自我推動學習,對數學有濃厚興趣,今年將會大學畢業。二兒子與大姐關係緊密,並像大姐般勤奮,全科獲得卓越成績。唯獨三兒子由讀小學到現在中五期間,常給人「吊兒郎當」的感覺,是個「冷面笑匠」。他表示自己不想跟大姐和二哥這般辛苦學習,並覺得人生不應只為讀書,認為取得合格的分數便足夠。況且他對將來的職業,未有清晰方向。他希望讓自己在讀書、課外活動與交友三方面取得平衡。近日,幼子經常因未完成數學作業而延誤睡覺,有時會欠交功課,成績有退步跡象。
父母表示幼子作為中五學生,快要應考DSE公開試,應將學業放在首位。明知他怕面對數學而做「逃兵」,對他也沒辦法。他喜歡很多課外活動,例如:健身、足球、鋼琴、電子遊戲,及與衆多好友會面,有空才温書。父母對幼子的學習態度感到憂慮,於是父母尋求家庭輔導,想促進他的學習熱誠及迎難而上的心。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 ) ──子女情感及理智與家庭獨立的過程
輔導員讓父母明白孩子是獨立個體,幼子不會與兄姐一模一樣過生活。幼子的優勢是「相識滿天下」,相信他有一定的社交能力,父母須肯定他這方面的長處,令他在過去成功的事上,得到父母正面讚賞。交友是他的強項,這可能與他和兄姐的排序有關。作為一個四人家庭的新成員,在家庭中要佔一穩定席位,須要有良好社交技巧。幼子風趣幽默,能夠與兄姐融洽相處,是須經過一番磨合,若父母給予幼子加添肯定,對於他往後的社交會起正面效果。
家庭像個小社會,這三姐弟成長比其他獨生孩子成長多㸃考驗,而三弟是個不因循固有模式生活的孩子,他將自己與兄姐「自我分化」岀來。如果是自我分化較低的孩子,他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界限不是太接近,就是太疏離。孩子的自我分化不理想,負面地影響個人成長和家庭關係。個案中幼子是個自我分化高的孩子,他有獨立思考和多方面才能,只是他未選擇現時用心讀書及對未來職業未有清楚方向。父母若能接納他的獨特性,學習放手,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讓他順利過渡,由依賴、服從到獨立,達致良好的分化。
恨鐵不成鋼
輔導員表示理解父母一方面「肉痛」幼子睡眠不足,怕影響他的健康。另一方面,感到無奈於孩子在時間處理方面未完善,又逃避面對數學困難,這與父母的意願有明顯分歧。父母將幼子與兄姐相比較,對幼子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他們承認自己未能接受幼子的懶散,怕接觸幼子會起衝突,換來親子關係疏離。
父母與幼子的界限
輔導員邀請幼子來輔導,讓幼子與父母處理過往彼此期望的落差,並訂立將來時間運用的優先次序。大家設立遵守的界線,例如:訂立應付考試的一年計劃,有限度參加課外活動及設定每天回家時間。邀請幼子檢討「過去」在數學科的逃避態度,讓他明白越逃避數學,問題只會愈滾愈大,以至難以面對而感到灰心。父母建議幼子為「將來」前途定立方向,繼而為「現在」作出實際努力。鼓勵他將學習的困難提出來,與兄姐一起商討有效的解決方案。
家庭關係為首要考慮
幼子對比成熟的大姐及二哥,生涯規劃上較幼嫩。輔導中,發現他不為「將來」打算,只知盡情享受「現在」。 若父母視促進家庭關係為重要因素,能透過與幼子深入溝通,多聆聽他,明白他對「將來」的看法,讓他自訂目標,自己負責任地去實踐。父母可以讓他接觸不同行業人士,了解工作情況及所須資歷;讓他擴闊對將來的眼界,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學習,然而最終選擇權仍是在孩子。
人生的路途上,有時易行,有時崎嶇不平,孩子經歷失敗挫折,也未嘗不是好事。父母無須處處保護,父母也明白青年人的未來不一定只看學業成就。父母子女能彼此尊重接納,容許分歧存在。凡事感恩,讓心靈多一點正能量,憑著信心,重新得力去面對日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