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53 月
離異父母力挽「頑皮仔」

離異父母力挽「頑皮仔」

俊是個好動男孩,現年十三歲,讀中三;平日愛玩球類活動,在校內成績不理想,無知心朋友,擁有一個同父異母六歲的弟弟。

家庭遭逢突變

母親本是資深保險員,常往來中港洽談生意。自俊出世後,未能經常陪伴他成長。平日由祖母照顧俊,感情深厚。父親為技術員,閒時喜歡與兒子踢足球,父子關係良好。父母因聚少離多,感情疏離。父親七年前因婚外情,導致女友懷孕,最後與母親離婚。母親一怒之下,沒有向俊交代因由,離開香港;一年後,返港。俊隨父親居住。

父親離婚後一個月,再婚,俊當時六歲,剛上小一。初期俊與父親及繼母關係不算差,常問生母蹤影,表示掛念,又問父親:「是否因自己太頑皮將母親氣走?」父親未有正面回應。俊向父親表示只有一個母親,常到舊屋找她,令父親和繼母不快。及後,俊開始在家搗蛋,常為小事與繼母衝突,不做家課,上課不專心。俊被介定為過度活躍症及專注力不足(ADHD)。

父親在幼子出世後,而繼母再三要求,父親尋求社工轉介,將俊強行送到宿舍至今。俊為此事與父親對立,父親偶爾探望。俊星期一至五住宿舍,週末回祖父母家居住,週日晚返回宿舍。生母回港後,常到宿舍探望俊,曾建議接俊回她家居住,遭俊拒絕,質問她為何置他不理,無故失蹤,不配作母親。

困難中的契機

由於他個性較頑皮,在滿腦疑團下,錯誤解讀父母離婚與自己頑皮連上關係,感到歉疚及缺乏安全感。他常抱怨人生沒目標,為何要讀書,質疑做功課意義。俊現迷上電腦遊戲,表示只在電腦世界裏,才找到自我認同,慨嘆自己像「孤兒」。

俊最初以為隨父親繼續生活,未料到多了一個陌生後母;又惦念生母,使他強行壓抑著多種負面情緒在心內。到週末便將所壓抑情緒發洩到祖母身上,因祖母與他感情深厚,關係糾纏不清,將祖母與孫子在家庭系統中應有的界限變得模糊。但俊與祖父母相處尚算融洽,向祖母發脾氣後,會迅速道歉。

俊在宿舍與院友關係普通,男舍監曾勸俊不應放棄自己,要自強不息。俊對該舍監十分尊重,亦守舍規。在宿舍期間,表現成熟、獨立,被舍監形容他是個守信的人。在這幾年間,俊經歷由愉快生活走到父母離婚的低谷,又變成隻身寄居宿舍的「孤兒」,要勇敢面對父親不忠,母親離棄,但仍努力生活,已是很難得。

和平態度組「聯盟」

過往父親經常埋怨母親太忙,未有盡本份教養孩子,亦讓無辜的俊跌入父母爭執的漩渦,變成爭拗磨心,形成一家三口站在三角關係的對立面。在結構性家庭治療中,各人必需明白,造成俊現在的局面,是家中每個人有份形成。於是相約父、母、子三人及祖父母,三代一同進行面談,讓父母多㸃了解俊處境。

建議父母兩人用和平態度商討,達成共識,再展開三人家庭會議。將父母連成同一陣線,面對兒子表白導致離婚的實况;讓兒子明白父母離婚並不是因他頑皮,只是父母兩人感情生變,而離婚是大人的決定。父母承認因婚姻破裂,對兒子造成深遠影響,對此表達關懷及歉疚。

俊應要知道母親為修補關係,主動地邀請與俊同住的善意。透過談話互動,讓失衡的局面轉化,設法重建母子關係。在父子互動中,讓父對子表達關心,有助兩人拉近關係。

看來,俊的過度活躍可能是針對父親及繼母,而作出抗拒與對立的反射。俊無心向學與他所持的人生觀有關,他可能疑惑人生目標,自己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是核心問題。因此,讀書變成無意義,將精力用自我防禦機制的「投射」到電腦遊戲中,來得更暢快。

互補做對合拍父母

在會面中,讓父母明瞭雖然未能繼續一起生活,仍可合作,並互補不足;成為一對合拍的父母,共同管教他們的兒子,使兒子在兩個獨立的家庭中,重新生活下去。父母應對兒子多勉勵,用愛心和關懷去改善父母與子的關係。用時間多溝通,讓兒子在父母的愛中慢慢改善自己對學習的態度,變得樂觀及積極,從而專注學業。

俊人生中有三位女性,兩位母親及一位祖母。他認為祖母可依靠及信任,在這安全環境中,才讓脆弱的他真情流露。透過兩嫲孫的真情傾訴,加深了解,告誡孫兒不應孩子氣地黏著祖母。兩代界限應分清,明白大發雷霆的情緒是不恰當。

至於在院舍,俊遇到一個關懷及尊重自己的男舍監,也懂得尊重該舍監,並遵守紀律,証明到他有能力管理自己行為,應給予正面強化。希望俊在成長過程中,修補家庭關係,相信對抗行為會減少,能重新投入學業。藉著確立人生目標,重回母親家居住,週末可選擇到父家或祖父母家,可能俊的ADHD行為也會隨之而減退。

免費查詢及聯絡:9703 3255(按此WhatsApp